具有园林属性的雅号形成于园林,同时雅号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会影响园林活动的开展,园林作为文人日常起居生活的场所,以及文人主要的治学和创作场所。
园林的美好激发了文人的创作激情,将对自然山水花木的情感和对人生境界的感悟以文字的形式寄托感情,形成词藻优美逍遥洒脱的文学创作。这种以园林活动形式开展的文学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世的雅号命名与园林建设。
园林雅集,就是文人之间在园林中风雅的集会,为文人提供了崭露头角和文艺切磋的场合。重点突出“雅”的核心价值与“集”的主要内容。
雅集通常是指文人士大夫在特定地点所发生的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和宴请论道等行为的文化活动,从场所上主要为山水山林和私家园林两种形式。
宋代以前岭南地区的文人雅集,参加者主要以皇家和贵族为主。随着时代发展,重心逐渐下移成为各阶层都可以参加的文化活动。
明清时期的岭南文人多以山水自然、诗酒文化和隐逸思想为题材进行诗文创作,而园林为诗人们创作了一个能够寄托文人情怀的天地。
1、菽庄吟社
菽庄吟社,建立于厦门鼓浪屿岛南部的菽庄花园中,吟社创始人同时也是菽庄花园创始人林尔嘉,吟社雅号“菽庄”,取自创始人林尔嘉表字“菽庄”,也取自吟社所在地“菽庄花园”。
从这二字来看,不仅影响了园林主题的构建,同时还蕴藏着吟社创作的深意。
林尔嘉表字“菽庄”寓意着勿忘厦门陈家生育之恩与板桥林家的养育之恩,菽庄花园的造园主旨也奉行与板桥林家花园的景致相适应的原则,甚至有模仿林家花园的痕迹。
同时林尔嘉还将台湾被日本割据,以及对祖国山河破裂的情感融汇于造园中,将菽庄花园划分为“补山”“藏海”二园,“补山”园寓意补碎祖国山河之意,抒发爱国情怀。91秦先生
而“藏海”园寓意渴望海对岸的台湾能够回归祖国怀抱之意,“补山”与“藏海”之意升华了“菽庄”的实际所代表的主题。
在厦门菽庄花园成立的菽庄吟社,将一些命运相继、思念故土、有着共同文学艺术志趣的文士联系在一起,以菽庄花园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地理优势,共同聚首于菽庄吟社,抒发对乡情、亲情和祖国的情感。
中国传统雅号文化不仅在菽庄花园的营建中发挥重大作用,还影响着菽庄吟社及衍生出的另几个诗社的发展。
在建设菽庄花园的过程中,林尔嘉不仅以表字“菽庄”命名园林,还以幼年的表字“眉寿”命名园林建筑“眉寿堂”,以妻子龚云环的表字“蕙香”在“昔时堂”内设“蕙香室”
2、杏林诗社
杏林诗社,位于广州珠江芳村花棣的杏林庄园林内,诗社创始人是晚清道光年间进士、诗人、画家和丹药道者邓大林。
每当修禊、七夕、重九和上元等节日,诗社都会定期展开活动诗酒唱酬,诗社也因园林内杏林奇景与诗社成员而闻名于世,声名大噪,杏林诗社也成为长期活跃在岭南诗坛的中坚力量。
杏林诗社定期在园中举办各种文人雅集,诗社内举办最为频繁的活动就是赏花活动,随着邓大林的亲手配置,杏林庄内杏林相生,可谓奇景,每逢杏花开放时,便是杏林诗社举行雅集之时,赏杏也成为了杏林诗社主要的创作主题。
园林是历代文人常见的创作场所,是开展园林活动的主要地点,园林秀丽的景致与天然雅逸的野趣,形成了古代人与自然环境一致的协调,从而影响到以园林作为内心意境的物质载体的园林创作活动。
在此类的园林创作中,体现了文人立体的美学观念和思想境界。而在古代儒家姓名文化的传统制度规范下,文人无法轻易以本名在社会中随意进行交流往来,最初只能使用表字来进行社会中的交际。
在传统隐逸思想的作用下,作为向往自由,追求清单洒脱、无拘无束、淡泊名利个性的文人,“雅号”文化的出现满足了文人打开束缚枷锁,以自我的方式表达与标榜自己的诉求。
而因为园林活动影响所形成的雅号,则在表达诗情画意的审美下,被赋予了特殊的园林属性。
常见的园林创作活动,主要以诗歌文学与绘画两种形式出现。中国古典园林本身在哲学思想根源、造景布局、理景手段和场所呈现上与山水画一脉相承。
山水画可以指导古典造园的思想,可以将不同“时间”的场所美感去影响园林实体的营造;而园林又可以入画,使造园技术于理论以平面的方式呈现。
由于中国古典园林历代所形成的深厚思想与坚实的技巧基础,在此基础下,绘画作品也往往通过包含理景与游览的表达,而形成具有画理的画论。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以雅号体现园林绘画创作的文人代表,莫过于清朝著名画家、画论理论家郑绩,别号梦香园叟。著有《梦幻居画学简明》、《梦香园剩草》和《论画》等画论著作。
雅号“梦香园叟”源于晚年郑绩归隐于越秀山下开始营建园林别墅梦香园,并影响了文学《梦香园剩草》的创作。郑绩的创作常以“梦”的意象出现,如郑绩在梦香园园林中建有画室“梦幻楼”和建筑“梦寄”。
以“梦香园叟”自号,画论也以“梦幻居”为题,以此为核心思想,借“梦”的温婉幻真,给古代文人带来十足的逍遥意境,来展现园林引人深思的意境。
1、自号梅生
以清朝岭南画派核心人物居廉居巢与所居的十香园为例,居巢,雅号“梅生”,源于其喜爱梅花的文人君子意象,以“梅”之清心傲骨比喻自身品德。91秦先生
在客居可园期间以“昔耶室”命名画室,并著《昔耶室诗》,此处“昔耶”应来源于居巢与居廉常临摹以画梅著称的画师金农的自号“昔耶居士”。
居巢作为主攻花卉草木之画的画者,梅花是其主要的创作对象,画梅更是在前人基础上汲取了更多的精华。
在居巢生前,二居经常与友人结伴同游岭南名胜,尤其对广州纯阳观情有独钟,曾有记载二居曾在纯阳观外广植梅花,后居廉经常带着画徒前往纯阳观赏梅画梅吟梅。
至今“梅社”仍是岭南地区著名的书画集团。“梅社”的建立,与居巢关系颇深,即使梅社建立之时居巢已过世,在一定程度上“梅社”也饱有纪念居巢之意。
居廉弟子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等人长期在纯阳观“梅社”研讨作画,因而最终形成了“折中中外,融合古今”的近代岭南画派,“梅社”也被誉为岭南画派的发祥地之一。
2、园林格局91秦先生
十香园不仅是晚年居巢与居廉日常起居之所,同时也是他们共同的画室,,十香园园林规模较小,所以园中广植香花形成花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与丰富了园林场所。
同时十种香花的种植是根据二居写生创作的需要进行培植成景,从二居晚年画作中也经常能看到诸如此类的花卉写生作品,居廉的《十香图册》就是以园中十种芳卉为主题。
从其写生作品来看,充分展现了其对花卉的细致观察之力,花卉常与山石、人物和虫鸟结合,关于描写十香园园景的历史文字资料较少,但可以从二居的画中一瞥当年园林的景致。
园中植物不仅有以“十香”命名的十种花卉,还有“紫梨花馆”寓意的紫藤花和凤凰木,根据十香园遗址风貌,园中还植有鸡蛋花、铁树、万年青和碧竹等岭南地区标志性的花木,园中大小乔灌木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形成岭南隔山乡本土特色的植物景观。
居廉以重本土的特点,将平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却忽略的岭南本土花鸟虫鱼题材以“撞水”和“撞粉”的技艺,以重写生少寄情的原则,表现的自然常态生活活泼,开创了岭南地区画派的新方向。
而本土的花卉瓜果是居廉平日开课重要的写生对象,种植于十香园中,与园中的山石草虫一同成为了园林中一道亮丽的景观,也间接地影响了园林格局的设计规划。
体现岭南特质,是明清时期岭南文人雅号与园林活动关系的核心特点。如杏林庄诗社,由于在此之前岭南地区“无杏”的特点,通过园主邓大林的不懈努力,最终在杏林庄内杏林花开,形成岭南地区自古首次的“杏林”胜景。
至此诗社的主要创作主题就是围绕杏林庄内“杏林”展开,体现了独特的地区特性。所以雅号所体现的意象是可以影响和体现园林雅集活动的寓意与主旨。
其次,在园林创作活动方面。雅号的意象可以用作园林文学诗歌绘画创作的命名,可以体现出创作的主体性与创作地点。
同时雅号的意象可以影响和反映出园林创作的主旨思想,如居廉,号“隔山樵子”,源于其生长于岭南地区广州“隔山乡”之故,因此在园林十香园中创办画派以“隔山画派”为名,居廉一生中的主要创作都来源于十香园的写生。
而作品都是选择以体现所在地“隔山乡”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性对象,从而表现浓厚的岭南特征。因此注重雅号所表达园林美学审美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和园林创作呈现相互适应的关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91秦先生